您現在的位置:鄭州九中 >>
>> 正文內容
好教師"陳人海 退而不休寫百萬字黨史教材 一片丹心跟黨走
“1958年,我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從那以后,永遠跟黨走的信念一直埋在我心中。”陳人?;貞浀?,1957年他升入宜昌一中讀高中,次年就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1960年,中共一大代表、武漢大學校長李達倡議創辦武大政治系,應屆高中畢業生陳人海進入該系中共黨史專業深造。
大學5年,陳人海受到了黨的傳統教育和系統的黨史理論熏陶,影響著他的一生,其間他一年遞交一份入黨申請書。臨近畢業他才得知,由于受到一個遠房親戚的社會關系問題的影響,使他的入黨之路陷入波折。陳人海堅定地說:“即使一輩子不能入黨,也要按黨員標準要求自己,為黨的事業奮斗一輩子。請組織繼續考驗我!”
畢業分配,陳人海毅然放棄去杭州的機會,報名北上,來到黑龍江省郵政學院。直到1972年調回原籍,任宜都中學政治老師。“1979年12月5日,是我終生難忘的日子。”在鮮艷的黨旗下,他莊嚴宣誓,這一神圣時刻,他等了21年。21年的信仰追求之路,見證了他的赤子之心。他至今還珍藏著39份入黨申請書和思想匯報,“每每翻閱,都激勵著我永遠跟黨走。”
1998年4月,年滿60歲的陳人海正式退休。一個思索多時的想法卻在心中揮之不去。1991年,陳人海在北京參加培訓,一位中央黨校教授課間交流時說,現在黨校黨史教學最需要一本適合縣及縣以下基層干部閱讀的簡明黨史教材專著。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陳人海暗下決心:一定要編寫一本高質量、通俗易懂的中共簡明黨史教材專著。
從北京回來,陳人海就開始搜集資料,謀劃結構;退休之后,他更是一頭扎進圖書館仔細查找材料、核實案例。一晃,又是8年過去……2005年12月28日,退休后以書為伴的第八個冬天,陳人海開始了“白加黑”地寫作。因為不會用電腦打字,陳人海只能借助鋼筆墨水,一筆一畫、一字一句。寒去暑來,書稿一頁一頁“長高”。2007年6月18日,陳人海完成了106萬字的初稿寫作。
由于長期伏案費神勞心,陳人海的身體開始吃不消。2008年5月,他因腸梗阻和結腸癌做了大手術??尚g后13天,陳人海就急著出了院,再次投入到書稿修改中。改稿后期,陳人海又患上了帕金森綜合癥,顫抖的雙手已很難握筆,只有用左手緊緊握住右手才能寫字。老伴心疼地埋怨:“70歲的人了,你連命都不要了嗎!”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1年6月,經過黨史部門初審終審,六改書名、十易其稿的《中國共產黨為什么特別有力量》一書,由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
在這場信仰的堅持里,陳人海從求學到工作再到退休,無論是青壯年還是暮年,無論是在單位還是家里,他都始終如一,恪守著一個黨員的優秀本色。
因為寫書、出書,陳人海不僅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花去了一生積蓄,他四處借錢,籌齊了20萬,印制了2000冊書,如今,二老還欠有2萬元外債。
陳人海的家庭并不富裕。兒子結婚時,一家人擠在4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退休最初幾年,家里遇到一連串的困難——女兒、女婿和未成家的兒子先后下崗,本不寬裕的家庭一時捉襟見肘。老伴試著和他商量:“能不能找找你的學生幫幫忙,或者給黨校領導講講。”聽了老伴的話,陳人海很生氣,當即一口回絕。后來在陳人海的影響下,兒子女婿先后加入黨組織,加上他和老伴兒以及兒媳,一家人共有5個黨員。
近年來,陳人海常年到機關、中小學校,為青年干部、入黨積極分子、中小學師生等上黨課、作報告。2014年12月,陳人海的又一本論著《知心集》出版了,他表示,《知心集》收錄了他從事黨史黨建教學工作以來撰寫的教案及理論研討的部分文章,“就是同入黨積極分子和廣大黨員、基層干部說一說知心話,做一件知心事,和大家交知心朋友。”
“人類最偉大的武器就是他熊熊燃燒著的靈魂。”陳人海,就是一個有著這樣燃燒的靈魂的人。他以堅定的信念,立足講臺,側身黑板,寫下真理,擦去功利 ,這位79歲的黨校教師,用生命追逐著信仰、以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用永遠跟黨走的鏗鏘腳步把黨校人的信念和忠誠來丈量。
上一篇:鄭州九中博士大講堂之《用高考開啟未來》[ 04-01 ]
下一篇:好教師"王芳霞 24年堅守講臺 做孩子心中的“紅太陽”[ 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