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學生心理調適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我們原有的生活和學習節奏。別說是即將面臨中高考的考生,各行各業和各個年齡段的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壓力和疲憊感,大家都在期盼的問,疫情什么時候結束???那么,面對疫情常態化管理下的高考壓力,考生如何心理調適呢?
一、確立安全感。新冠肺炎疫情從開始到今日,我國在抗疫過程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國可以說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相對安全的國家,而我省目前也是一個相對安全的“島嶼”。為了安全,諸如戴口罩和勤洗手等防控措施依然十分關鍵有效,安全感的確會減少恐慌和焦慮,所以“心情放松,防控措施不放松”已經成為中國全社會的共識。
二、減少責任感。高考的確對考生十分重要,一些壓力過大考生甚至會將家族的榮辱和希望,與自己考試的成績緊密聯系起來,這樣反而不利于發揮潛力。所以,不要過高估計自己的成績對家庭的影響,成績并不完全是自己或者家庭成敗的唯一決定性因素。
三、調適家庭氣氛。曾經有一個考生說,我本來沒覺得考試有什么,但是看到父母因為我成績的浮動,情緒出現明顯的焦躁不安、甚至災難性的感覺,我自己的情緒就會受到感染。所以說,考前溫馨和寧靜的家庭氣氛,是考前學生心理狀態的“穩定器”。
四、考前積極的自我暗示。經過十余載的寒窗苦讀和無數次考試的歷練,知識的儲備已經基本完成,完全可以將高考等同于平時的普通考試和測試來對待,可以這樣去想:“我平時早已擁有的,此刻我一定能夠把握?!边@樣的自我暗示可以增強自控感和提升自信心。
五、考前合理的宣泄。盡管一部分考生向父母和周圍的人宣稱“我喜歡學習”,但是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持久、長期、過度的學習,無形中會壓抑自己的心理需求,所以考前適度的宣泄十分必要,比如適度的鍛煉,和父母或者摯友推心置腹的談談話,在家里KK歌等。
六、科學的飲食起居。比如,盡量保持之前的飲食睡眠習慣,不在中高考前后輕易改變,但是要做好科學防暑,比如空調不要開得過低,以避免感冒發熱咳嗽等。
七、減少自我攻擊。自己盡到最大努力了,無論結果如何,自己做好接納各種結果的準備,不去過多地譴責自己,即使不理想,也不要放棄在此次危機中心理上的成長機會。
? 高考既是人生的一大挑戰和機遇,也是學生多年學習情
況的階段性重要檢驗,更是一個全新的學習階段的開始,作為考生應該放眼長遠,杜絕成王敗寇的狹隘思想。作為考生家長更應該宏觀的關心孩子,要讓孩子明白,成績固然重要,但是父母真正關心的是孩子本身,而把握好自己的心理,從容迎接高考,我們就已經打了一場勝仗!